各乡镇人民政府,隆安华侨管理区管委会,县直、县级各有关单位:
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将《隆安县2021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隆安县自然资源局
隆安县应急管理局
隆安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隆安县交通局
隆安县水利局
隆安县气象局
2021年7月19日
隆安县2021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做好2021年度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通过地质灾害防治,全面提升地质灾害防治管理能力和水平,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二、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一) 降雨趋势预测。预计2021年我县年平均气温在22~23℃之间,较常年偏高;年总降水量在1300~1500毫米之间,较常年同期偏多。
1.前汛期(4—6月)气候趋势预测:降雨量在450~650毫米之间,与历年同期持平,但降水时空分布不 均,局地有出现暴雨洪涝的可能;平均气温偏高。
2.后汛期(7—9月)气候趋势预测:降雨量在500~700毫米之间,与历年同期相比,正常到略偏多;平均气温偏高,可能出现阶段性高温天气过程。
3.预计2021年影响我县的台风有5~7个,较常年偏多,台风风雨影响较严重的可能性较大。
(二) 致灾因素分析。地质环境条件、降雨和人类活动是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因素。据2021年3月份核查统计,我县共有55处地质灾害隐患点(滑坡7处、崩塌39处、危岩4处、不稳定斜坡5处),80%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地质灾害易发区分布在都结乡、布泉乡等大石山区片,普遍存在地质条件复杂,隐蔽性强的特点。由于极端气候存在不确定性,易形成强降雨天气,极容易引发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大量的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建设、农村切坡建房等对地质环境破坏和扰动不断加剧,引发地质灾害的机率也将不断增加。
(三) 地质灾害趋势预测。结合气象和地质环境条件等因素预测,2021年我县地质灾害仍以危岩及崩塌为主,地质灾害发生的危险程度可能加重。南圩、都结、布泉、屏山等碎屑岩和溶岩地区仍然是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易发地。总体预测全年全县地质灾害将会呈现点多、范围大、规模小、局部地区可能加重的趋势。
三、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域、防范对象和防范期
(一)重点防范区域。我县属于地质灾害中易发区,其中城厢镇、南圩镇、雁江镇、都结乡、布泉乡和屏山乡为地质灾害重点预防区,着重防范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人类工程建设活动与地质灾害密切相关,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改变和破坏越严重,越易诱发各种类型的地质灾害,对工程建设项目破坏和扰动影响范围亦就有所防范。
(二)重点防范对象。自然资源部门登记在册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城镇、村庄、学校、医院、集市、旅游景区(点)、水库下游、生产和废弃矿山、林场临时居住点等人员聚集区,铁路、公路等交通干线沿线和在建公路和铁路、水利等重要工程建设活动区以及重要基础设施周边等区域,特别是大型 基础设施建设、山区城镇建设、农村切坡建房和山体过度开发形成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应加强监测、重点防范。结合2021年地质灾害调查结果,将布泉乡岑山村陇辽屯等55处地质灾害隐患点(详见附件1)列为2021年度县级重点防范的地质灾害隐患点。
(三)重点防范期。4—9月重点防范期,各乡镇及有关部门务必提高警惕,加强防范,随时做好防治地质灾害的各项准备工作。
四、主要工作内容
(一)加强组织领导。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行行政首长责任制。县级、乡镇级人民政府的主要领导对本行政区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调整成立由县长担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常务副组长的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地点设在县自然资源局,办公室主任由县自然资源局局长兼任,成员由住建、水利、交通运输、公路、气象、发改科技、民政、财政、教育、文体旅游等部门和各乡镇、管理区领导组成,主要负责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日常工作。
(二)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巡查排查
1.县自然资源局会同县住建局、水利局、教育局、应急局、交通局等相关防灾责任单位、各乡镇(管理区),对全县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和易发区进行经常性巡查。建立完善地质灾害隐患巡查排查制度,做到“三查”即汛前全面排查、汛中监测巡查、汛后核查。
2.县公路局、交通局、文体旅游局、水利局、教育局等部门要加强对公路、铁路沿线及旅游区、库区、河道、校区的巡查和调查,对影响交通安全、威胁游客、师生和当地群众生命安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和易发区,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防患于未然。
3.各乡镇(管理区)进一步完善花岗岩丘陵山区农村群众切坡临坡建房防范地质灾害监管措施,建立乡镇(管理区)总负责,以村(居)民小组为单元,群众联保组为主体的联保体系,对所辖区地质灾害联保制度运行情况进行检查。联保体系工作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落实隐患点监测人员基本工作费用(补助费每人1000元/年),确保联保制度落实到位,运转正常。
(三) 推进地质灾害工程治理。2019年的地质灾害治理项目,2021年底前完成终验。县自然资源部门要加强对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管理,加强对勘查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的监督检查,确保工程质量,同时强化地质灾害治理项目施工安全监督管理,确保在治理过程中不出现二次灾害事故。对于汛期突发的稳定性差、危害和危险性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各乡镇、管理区及相关部门要及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对于因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责成责任单位治理。
(四)开展2021-2025年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县自然资源部门要会同住建、水利、交通运输等部门,依据本行政区域的地质灾害调查结果和自治区地质灾害防治三年行动的有关要求,编制本行政区域2021-2025年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经专家论证后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并报上一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备案,规划近五年来当地地质灾害防治情况;县自然资源部门要根据本行政区域地质环境特点、汛期特点和地质灾害隐患情况,以及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人员变动情况,拟定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五)开展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突发地质灾害灾(险)情时,地方政府要及时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各单位(部门)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应急预案开展抢险救灾,统筹规划、安排受灾地区的重建工作。应急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指导协调地质灾害应急救援工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做好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技术支撑,各相关单位(部门)要按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做好相应工作。
(六) 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将地质灾害应急演练作为地质灾害防治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应急管理部门因地制宜制定年度地质灾害应急演练计划,并结合乡镇、管理区及各部门综合演练进行。年内开展1场县级演练,演练结束后要及时对演练情况进行评估、总结。
(七) 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预报。自然资源、气象、水文部门和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支撑单位强化信息共享和会商机制,开展汛期(4—9月)和台风、强降雨等极端天气情况下的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预报工作。
(八) 开展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价(普查)调查。各乡镇、管理区及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自治区调查组完成辖区内风险性评价普查,通过普查摸清当地地质灾害分布、成因及危害状况, 评价风险等级为地方政府开展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基础数据资料,进一步提升我县地质灾害防治水平。
(九)开展地质灾害宣传培训。充分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体和互联网,“世界地球日”“全国土地日”“防灾减灾日”等主题活动日, 广泛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增强公众的地质灾害防治意识和 自救、互救能力,至少自行组织开展1次本辖区地质灾害防治相关知识培训,对各乡(镇)政府分管领导、国土规建环保安监站业务骨干和村(屯)监测员进行监测知识集中培训。自然资源部门要选取部分乡(镇)试点开展针对切坡建房区群众、 学校师生、防灾责任人等3类重点人群的地质灾害防灾避险精准宣传教育活动。
(十)开展人为活动引发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根据《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宁市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的通知》(南府规〔2016〕10号)要求,加强人为活动引发地质灾害的监督管理,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三同时”制度。对因建房、修路、采矿等可能导致地面塌陷、滑坡、崩塌地质灾害的建设项目,要监督责任单位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禁止在地质灾害危险区新建住宅以及爆破、削坡和从事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活动,存在安全隐患的在建房屋一律要求停工,经专家确认安全后方可续建;对已经造成危害的,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督促责任单位负责治理并对造成的损失及时作出赔偿。对不履行地质灾害防治责任的行为或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人为活动,要坚决予以制止,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依法给予经济处罚,并严格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从源头上控制和预防人为引发地质灾害的发生。
五、职责分工
在县政府统一组织领导下,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各成员单位按照《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宁市地质灾害防 治管理办法的通知》(南府规〔2016〕10号)、《隆安县机构改革方案》和隆安县机构改革实施意见精神确定的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各司其职、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努力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各乡(镇)政府、华侨管理区要把地质灾害防治纳入本级工作目标,落实各级领导具体负责的责任制度,将编制防治规划、推进隐患点治理、落实群测群防经费等纳入考核指标体系。同时,建立奖罚制度,对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玩忽职守、措施不力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 失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人责任。
(一)各乡镇、华侨管理区 要把地质灾害防治纳入本级工作目标,落实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责任制度;将防治规划、治理资金、隐患点治理、群测群防运行经费等纳入考核指标体系;建立奖罚制度,对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玩忽职守、措施不力造成重大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人责任;负责对村路、屯路沿线及设施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组织排查,并在巡查监测和治理前设置警示标志;履行地质灾害应急治理及辖区治理项目实施主体责任。
(二)县自然资源局 负责全县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 负责在制定国土空间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基础设施专项规划时,提出地质灾害防护的规划原则和建设方针,结合地质环境条件和建设用地条件,合理确定项目选址、布局,避开地质灾害危险区域。负责组织编制本辖区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年度地质灾害防治经费预算。负责组织调查认定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等级、成因和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地质灾害防治责任,根据专家意见提出地质灾害危险区和易发区划定建议。配合应急部门对突发性地质灾害进行应急调查处置,组织专业技术单位做好抢险救灾的技术指导工作。组织专家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报告等技术成果进行论证。协助属地政府建立健全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风险预警预报体系。 依法查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违法行为。
(三)县发改科技局 负责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工程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是否包含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内容进行审查。负责安排重大救灾基建项目。负责地质灾害搬迁避让、重建工程立项等工作。
(四)县住建局 负责对遭受地质灾害破坏的房屋组织鉴定评估。负责指导开展工程建设引发地质灾害隐患的排查、监测和抢险工作,指导制定应急抢险方案并组织实施。将与建筑工程相关联的配套工程措施纳入主体工程加强监管。加强对农村建房的建筑质量、安全和边坡防护等方面的指导工作。同时负责协助当地政府对辖区内的建筑弃土消纳场地质灾害隐患进行排查、巡查、监测和弃土引发地质灾害的抢险和工程治理。负责管养的市政设施的边坡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排查、监测、治理和后期维护。
(五)县应急局 负责组织编制本辖区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开展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演练。组织协调开展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及抢险救援工作。按规定做好灾情信息收集、汇总、上报工作,组织协调灾害救助工作,负责组织调拨基本生活类救灾物资,在应急避难场所设置临时安置点和基本生活类救灾物资供应点,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
(六)县水利局 负责水库、水利设施地质灾害防治。负责在建水库、水利工程及河道滩地、堤防和河岸管理范围内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和后期维护的监管,对排查出的地质灾害隐患负责组织巡查监测,及时采取治理措施。
(七) 县交通运输局、公路局、铁路部门 负责公路、铁路沿线及设施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巡查、 监测和治理,组织协调因地质灾害损坏公路、铁路设施的抢修。 做好抢险救灾中人员、物资紧急运输工作。
(八) 县教育局 负责在中小学校普及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负责校区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巡查、监测和治理。在抢险救灾中组织师生疏散转移。督促建设单位在各类教育设施建设中严格执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和配套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三同时”制度。
(九)县文体旅游局 负责协助督促旅游景区(点)管理单位对辖区内的地质灾害隐患进行排查和巡查,并协助专业部门指导旅游景区(点)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监测和治理,在治理前设置警示标志。在抢险救灾中协助组织游客疏散转移。
(十)县民政局 对灾后符合社会救助条件的群众及时给予相应的社会救助。
(十一)县财政局 负责组织本级财政中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费和救灾资金 的预算安排、治理项目的预算评审和决算审计。
(十二)气象局 负责预报重点地区的降雨及天气情况。会同自然资源部门 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报预警信息。
农业、卫生、宣传、公安、武警、供电、电信通信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配合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和应急救灾工作。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经济 安全、社会安全。各乡镇政府、华侨管理区和县直各部门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防灾减灾救灾批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行政首长责任制,加强统筹协调,强化协同配合,创新工作方式,主动担当、勇于作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二)落实主体责任,强化工作措。各乡镇政府、华侨管理区是辖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责任主体,组织领导各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自然资源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发改、住建、水利、交通、公路、铁路、教育、文体旅游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能承担行业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监管责任。各乡镇政府、华侨管理区和县直各部门要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落实部门防灾减灾责任,抓实抓细防灾减灾各项措施,确保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落实, 最大程度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三) 有效整合资金,加大经费投。县财政要加大地质灾害防治资金投入力度,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灾害勘查、搬迁避让、工程治理和应急处置等,确保汛期地质灾害调查、监测预报、群测群防、抢险救灾所必需的交通、通讯、物资器材落实到位。各地乡镇要将地质灾害防治与扶贫搬迁、新农村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有效整合资金,促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财政部门和自然资源部门要加强中央和自治区下达的地质灾害防治资金监管,确保专款专用。
(四)主动公开信息,加强社会监。各乡镇政府、华侨管理区会要向社会公开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灾责任人和监测责任人,将接听灾情和险情报告的电话号码在媒体上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同时开展督查及防灾减灾工作落实情况专项检查,确保各项措 施落实到位并实现年度防治目标任务。
附件:隆安县2020年度重点防范地质灾害隐患点及责任人一览表
附件
隆安县2021年度重点防范地质灾害隐患点及责任人一览表
序号 | 地质灾害隐患地点 | 隐患类型 | 隐患规模 | 威胁人口(人) | 威胁 财产 (万元) | 防范措施 | 监测人 | 监测人联系方式或住址 | 责任人 |
1 | 城厢镇那可村那蔡屯 | 滑坡 | 8000米3 | 21户76人 | 100 | 监测、巡查、搬迁 | 周大瑶 | 那蔡屯人13978714936 | 镇长 |
2 | 城厢镇西宁村渌驮屯 | 河岸崩塌 | 1000米3 | 28户142人 | 130 | 监测、巡查、治理 | 黄启伍 | 渌驮屯人13557916345 | 水利局长/镇长 |
3 | 城厢镇东安村更何屯 | 崩塌 | 150米3 | 3户19人 | 20 | 监测、巡查、治理 | 谭生贯 | 东安村人13457836041 | 镇长 |
4 | 城厢镇东信村龙或屯 | 崩塌 | 500米3 | 12户65人 | 12 | 监测、巡查、治理 | 覃明权 | 龙或屯人15278131541 | 镇长 |
5 | 城厢镇旺中村西兴屯 | 崩塌 | 50米3 | 8户42人 | 12 | 监测、巡查、治理 | 潘建国 | 东兴屯人13557811258 | 镇长 |
6 | 城厢镇良安村内温屯 | 不稳定斜坡 | 150米3 | 10户44人 | 20 | 监测、巡查、治理 | 温世恭 | 本村村干19162254989 | 镇长 |
7 | 城厢镇东安村龙叠屯 | 崩塌 | 30米3 | 12户66人 | 100 | 监测、巡查、治理 | 蓝焕松 | 龙叠屯人 13768204808 | 镇长 |
8 | 城厢镇兴阳社区伏岜屯 | 崩塌 | 45米3 | 20户99人 | 100 | 监测、巡查、治理 | 马建冕 | 伏岜屯人 13768650289 | 镇长 |
9 | 城厢镇良一村六查屯 | 崩塌 | 293.4米3 | 18户95人 | 340 | 监测、巡查、治理 | 周智吉 | 六查屯人18177126812 13768650289 | 镇长 |
10 | 南圩镇万朗村顺兴屯1 | 不稳定斜坡 | 600米3 | 8户40人 | 60 | 监测、巡查、治理 | 邓子南 | 顺兴屯人13878760003 | 镇长 |
11 | 南圩镇万朗村顺兴屯2 | 不稳定斜坡 | 300米3 | 9户41人 | 80 | 监测、巡查、治理 | 邓中南 | 顺兴屯人13558149618 | 镇长 |
12 | 南圩镇万朗村潭洒屯 | 不稳定斜坡 | 800米3 | 37户72人 | 120 | 监测、巡查、治理 | 陈同佳 | 顺兴屯人13788511649 | 镇长 |
13 | 南圩镇西安村那内屯 | 不稳定斜坡 | 800米3 | 14户84人 | 85 | 监测、巡查、治理 | 苏广健 | 那内屯人13978714245 | 镇长 |
14 | 南圩镇三宝村那郡屯 | 崩塌 | 3000米3 | 25户80人 | 80 | 监测、巡查、治理 | 黄和文 | 那郡屯人13517718982 | 镇长 |
15 | 南圩镇百朝社区26组 | 崩塌 | 5米3 | 10户40人 | 50 | 监测、巡查、治理 | 任光程 | 26组人13788510837 | 镇长 |
16 | 南圩镇望朝村布闭屯 | 崩塌 | 25米3 | 3户16人 | 50 | 监测、巡查、治理 | 陆永涛 | 布闭屯人13265908932 | 镇长 |
17 | 南圩镇銮正村内仅屯 | 崩塌 | 500米2 | 10户50人 | 60 | 监测、巡查、治理 | 农皓民 | 内仅屯人13471134679 | 镇长 |
18 | 南圩镇爱华村龙逢屯 | 崩塌 | 10米3 | 10户50人 | 50 | 监测、巡查、治理 | 农业立 | 龙逢屯人13707862291 | 镇长 |
19 | 南圩镇三宝村龙伏屯 | 崩塌 | 40米3 | 7户51人 | 50 | 监测、巡查、治理 | 周耀旺 | 本村人13737122670 | 镇长 |
20 | 南圩镇爱华村叫罗屯 | 崩塌 | 100米3 | 21户85人 | 80 | 监测、巡查、治理 | 黄朝勤 | 爱华村人13978119677 | 镇长 |
21 | 雁江镇东礼村驮好屯 | 滑坡 | 48000米3 | 16户76人 | 16 | 监测、巡查、搬迁 | 陆 霞 | 驮好屯人18776009853 | 镇长 |
22 | 雁江镇东礼村垌龙屯 | 滑坡 | 1500米3 | 16户87人 | 90 | 监测、巡查、治理 | 陆福禧 | 垌龙屯人13737125738 | 镇长 |
23 | 雁江镇东礼村那羊屯 | 不稳定斜坡 | 400米3 | 33户165人 | 100 | 监测、巡查、治理 | 张世棋 | 那羊屯人13471134038 | 镇长 |
24 | 雁江镇和济村三床屯 | 河岸崩塌 | 8000米3 | 10户47人 | 80 | 监测、巡查 | 黄增杰 | 三床屯人13788511871 | 水利局长/镇长 |
25 | 雁江镇龙庄村潭坡屯 | 滑坡 | 400米3 | 3户12人 | 30 | 监测、巡查、治理 | 石建玉 | 潭波屯人13978714500 | 镇长 |
26 | 布泉乡岑山村龙辽屯 | 崩塌 | 10米3 | 4户16人 | 30 | 监测、巡查、治理 | 黄元干 | 龙辽屯人15977927281 | 乡长 |
27 | 布泉乡高峰村下冻屯 | 崩塌 | 40米3 | 13户58人 | 400 | 监测、巡查、治理 | 梁建国 | 下冻屯人13457846455 | 乡长 |
28 | 布泉乡兴隆村谷抗屯 | 崩塌 | 175.8米3 | 19户61人 | 100 | 监测、巡查、治理 | 梁加红 | 谷抗屯人13737126922 | 乡长 |
29 | 屏山乡屏山村古合屯 | 滑坡 | 1000米3 | 3户16人 | 20 | 监测、巡查、治理 | 杨世宏 | 古合屯人13558192819 | 乡长 |
30 | 屏山乡刘家村百奄屯 | 崩塌 | 10米3 | 9户40人 | 60 | 监测、巡查、治理 | 黄志文 | 百奄屯人13457845712 | 乡长 |
31 | 屏山乡团结村立岜屯 | 崩塌 | 5米3 | 5户25人 | 30 | 监测、巡查、搬迁 | 罗启民 | 立岜屯人18275808825 | 乡长 |
32 | 屏山乡团结村可乐屯 | 崩塌 | 6米3 | 5户20人 | 24 | 监测、巡查、治理 | 黄尚锋 | 可乐屯人15078759513 | 乡长 |
33 | 屏山乡郡力村李屯 | 滑坡 | 6000米3 | 5户36人 | 50 | 监测、巡查 | 李世海 | 本村屯人18077157786 | 乡长 |
34 | 屏山乡刘家村岜亮屯 | 崩塌 | 5米3 | 16户95人 | 30 | 监测、巡查、治理 | 黄丰权 | 岜亮屯人19136651685 | 乡长 |
35 | 屏山乡团结村更群屯 | 崩塌 | 5米3 | 5户23人 | 25 | 监测、巡查、治理 | 黄孙辕 | 更群屯人13557399728 | 乡长 |
36 | 都结乡普权村坡诺屯 | 崩塌 | 800米3 | 84户334人 | 280 | 监测、巡查、治理 | 冯耀武 | 坡诺屯人18076313262 | 乡长 |
37 | 都结乡红光村孔力屯 | 崩塌 | 25米3 | 25户138人 | 160 | 监测、巡查、治理 | 隆巨仙 | 孔力屯人13978724288 13393687683 | 乡长 |
38 | 都结乡都结社区银山屯 | 崩塌 | 180米3 | 9户36人 | 80 | 监测、巡查、治理 | 凌体德 | 银山屯人13788512167 | 乡长 |
39 | 都结乡都结社区潭内屯 | 崩塌 | 21米3 | 15户65人 | 50 | 监测、巡查、治理 | 农际勤 | 潭内屯13768203756 | 乡长 |
40 | 都结乡天隆村里外屯 | 崩塌 | 60米3 | 7户30人 | 56 | 监测、巡查、治理 | 农世贤 | 里外屯15877100840 | 乡长 |
41 | 都结乡陆连村百楼屯 | 崩塌 | 10米3 | 12户80人 | 60 | 监测、巡查、治理 | 梁祥生 | 百楼屯人13768650160 | 乡长 |
42 | 都结乡三乐村略屯 | 崩塌 | 50米3 | 20户120人 | 160 | 监测、巡查、治理 | 罗庆森 | 略屯人18376872177 | 乡长 |
43 | 都结乡平荣村龙汤屯 | 崩塌 | 10米3 | 12户56人 | 120 | 监测、巡查、治理 | 冯明庭 | 龙汤屯人18977173129 | 乡长 |
44 | 都结乡荣朋村周掌屯 | 崩塌 | 30米3 | 33户133人 | 200 | 监测、巡查、治理 | 赵廷周 | 周掌屯人18076315803 | 乡长 |
45 | 都结乡荣朋村曼汤屯 | 崩塌 | 15米3 | 15户20人 | 50 | 监测、巡查、治理 | 梁朝元 | 曼汤屯人13152699589 | 乡长 |
46 | 都结乡同乐村古文屯 | 崩塌 | 5米3 | 24户32人 | 70 | 监测、巡查、治理 | 马荣林 | 本村人18878669203 | 乡长 |
47 | 都结乡龙民村布翁屯 | 崩塌 | 250米3 | 22户106人 | 80 | 监测、巡查、治理 | 马明华 | 本村人18977172892 | 乡长 |
48 | 都结乡平养村龙度屯 | 崩塌 | 80米3 | 19户69人 | 100 | 监测、巡查、治理 | 李艳英 | 龙度屯人18977171182 13321700975 | 乡长 |
49 | 都结乡新风村龙留屯 | 崩塌 | 10米3 | 15户76人 | 75 | 监测、巡查、治理 | 李天浩 | 龙留屯人13649408822 | 乡长 |
50 | 都结乡普权村卜焕屯 | 危岩脱落 | 20米3 | 24户41人 | 50 | 监测、巡查、治理 | 林耀兵 | 卜焕屯人13377125686 | 乡长 |
51 | 都结乡同乐村陇贺屯 | 危岩脱落 | 10米3 | 10户60人 | 80 | 监测、巡查、治理 | 黄会红 | 龙贺屯人18076310219 | 乡长 |
52 | 都结乡平养村龙敏屯 | 危岩脱落 | 50米3 | 12户61人 | 100 | 监测、巡查、治理 | 王明社 | 龙敏屯人18077156526 | 乡长 |
53 | 都结乡龙民村洞板屯 | 危岩脱落 | 10米3 | 4户21人 | 50 | 监测、巡查、治理 | 马明瑞 | 洞板屯人13558147113 | 乡长 |
54 | 都结乡三乐村布迷屯 | 崩塌 | 30米3 | 13户30人 | 70 | 监测、巡查、治理 | 许彩花 | 布迷屯人1997717427 | 乡长 |
55 | 乔建镇龙尧村龙眉屯 | 崩塌 | 10米3 | 8户35人 | 30 | 监测、巡查、治理 | 周富团 | 龙眉屯人13788510071 | 镇长 |